2021新生心理适应篇

发布者:王娅霜发布时间:2021-08-27动态浏览次数:10

从中学时代走来,每一个大学新生所面临的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从地方中学到高等学府,校园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中小城市、乡镇农村到大城市读书,非常容易产生迷惘感和孤独感;同时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也将由狭窄、单纯变得宽广、复杂,并要求个体拥有更高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面对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大学校园,新生都需要面临一个心理适应过程。

(一)生活环境的变化

中学期间与父母住一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早已习惯父母为我们打理好一切。大学则要住集体宿舍,饮食、作息安排、卫生等都要靠自己处理。

如何做?

1.接纳当下。独立生活是大学带给我们的第一个考验,我们会感觉到无助、茫然,这些都很正常,也是学会独立的必经过程。但是学会独立生活对于我们自身是有利无害的,因而我们可以抓住进入社会前的这最后一个时期提升自我的独立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2.了解自然环境。了解常州的地理位置、气候、风俗习惯、校园环境(图书馆、教学楼、宿舍、浴室、食堂等)、交通等,提前掌握信息,做好规划,从而让大家开学后的生活更加从容。

3.充分了解利用资源。利用开学前的这段时间尝试自己独立生活,有不会的可及时跟父母请教。同时,可通过辅导员、学长学姐等了解信息,汲取他们的经验。

二)生活习惯的差异

     由于地域文化,历史文化的不同,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也会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作息时间差异和处事方式不同。由于种种原因,要求人们性格和生活方式完全统一是不可能的,而生活又使人们总是与那些不同类型的人呆在一起。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的各个细节尽在眼中,生活习惯的不同也造成了新生的困扰。

如何做?

1.学会合作与协商。进入大学,就是一个新的环境接触新的人,你的所有过去对于他们来说是一张白纸,这是你最好的重新塑造自己形象的时候,改掉以前的缺点。每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应该以全新的形象出现。既然有缘来到一起,就要珍惜彼此的友谊,遇事相互协商,相互合作处处展示集体的力量。

2.学会宽容与忍让。同学之间没有根本的厉害冲突,生活中可能有磕磕碰碰,可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要处理好寝室人际关系,既要主动改掉自身一些不良习惯,又要对别人一些难以改变的习惯报以宽容与忍让。

3.学会欣赏与分享。集体中重要的是互相欣赏,要看到别人的优点与特长,主动维护集体生活的和谐。如果你的个性让很多人对你敬而远之,那么你的个性是失败的,个性的成功在于能吸引,而不是能排斥。

(三)学习环境的变化

中学时期学习的内容较少、范围窄,大多数时间都用来拼命地刷题、写试卷,父母、老师也都围绕在我们身边监督指导。相比而言,大学学习的内容多、任务重,和老师相处的时间会减少,需要安排自主学习,强调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

如何做?

1.确定人生目标。大一的你,要努力适应大学生活,树立规划意识,确定主攻方向;大二的你,要努力提升专业潜能,积累专业经验,培养综合素质;大三的你,要充分掌握资讯,实现毕业目标。有部分同学在入学时未明确自己的目标,待到毕业时才发现自己错过了很多,难以弥补。所以,从进入大学开始,我们就需要学会给自己设定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一步步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2.找准兴趣点。很多同学由于高考失利或家庭的原因可能并不喜欢自己填报的专业,以至于对所学内容提不上兴趣,丧失学习信心,缺乏学习动力,最终白白浪费三年美好时光,这实在令人惋惜。 因此,为了避免类似“悲剧”发生,首先大家应该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想要学什么专业,将来想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现下的专业是否真的不喜欢等等。如果明确了自己的目标,则可以通过各方途径了解是否可以转专业以及转专业的要求等;如果无法转专业,那可以尝试将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与所学专业结合起来,说不定会产生创新发现。即使两者相差较远,也可将自己喜欢的方向作为主要兴趣爱好去发展,只要多接触、多尝试、多实践、多付出,一定能够有所回报。

3.主动请教。以前是老师追着学生跑,进入大学后,我们需要学会追着老师跑,有不懂的地方要主动向老师请教,同时也可多与学长学姐、同班同学沟通交流,了解他人的学习方法,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改善。此外,图书馆资源众多,包含各专业的书籍、文献等,除了课本知识之外,可多利用图书馆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四)人际关系的变化

大学生与中学生来源不同,中学生大多在家乡就读,同学间差别不大,容易沟通。而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相互之间的了解磨合需要一定时间,这就要求交往方式要有所转变。

如何做?

1.人际关系三点式。在与同学交往的过程中,要做到:主动招呼大声点、真诚微笑多一点、聆听说话专注点。

2.人际交往黄金和白金法则。人际交往黄金和白金法则。圣经·新约·马太福音提到,“想别人怎样对你,你就怎么对人”。这是一道人际交往的黄金法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你想赢得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别人”。迈克尔·奥康纳提到,“明白别人的需要,适当给予所需”。同学们在人际交往中要谨记这条白金法则,其内涵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急别人所急,想别人所想,帮别人所需”。

3.位置感知法。首先,“把自己当成别人”,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很多时候,我们习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待他人,但却忘记去审视自己。把自己当成别人,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自身,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其次,“把别人当成自己”,要做到换位思考,通过这种方式真正走进别人的内心,设身处地理解别人的需求,而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第三,“把别人当成别人”,要充分的尊重他人,每个人个性都各不相同,有的可能和自己相距甚远,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学会去接纳和尊重他人;同时,需要根据关系的远近去调整相互之间的物理距离,尤其在人际交往的初期,保持适当的人际距离可让双方都感觉到安全;在宿舍时,由于相互之间的物理距离较小,我们更加需要尊重他人的隐私,不可随意侵犯。第四,“把自己当成自己”,在与他人相处中也需要保持自我的边界,切不可一味的迎合和讨好别人,学会接纳自己,相信自己。

(五)经济环境的变化。

中学阶段,很多同学将消费都花在饮食、图书方面,而在大学生活中,我们可以更自由支配我们的生活费。由于缺乏经验,部分同学还不能很好地规划自己的经济,月初过的潇潇洒洒,月末开始紧紧巴巴,甚至还存在一些盲目消费和攀比消费的现象。

如何做?

1.钱要花在刀刃上。花钱时应当考虑所购物品的性价比和自己能够承受的购买力。

2.学会记帐和制定预算。其实记账并不难,现在也有许多记账APP可以下载使用,只要保留收支单据和消费记录,空闲时整理一下,便可掌握自己的收支状况。根据账单调整每个月的消费,做好预算,达到控制的目的。

3.遵守一定的生活消费原则。学生时代吃要营养均衡,穿要耐穿耐看,住要简单实用,行要省钱方便。

(六)自我角色的变化

从家庭到学校、再从学校到社会的变化,是自我角色成熟的重要经历,大学期间能不能顺利地完成这些角色的转变,是大学生能不能适应大学生活的关键。

如何做?

作为学生,大学相对中学多了一些不一样的老师,比如辅导员,辅导员主要负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所以,要好好经营和辅导员之间的关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独立解决问题,但是,当遇到问题、难处的时候一定要和辅导员沟通。同时,大学还有心理老师,如果在适应大学生活的过程中遇到了困扰,你也可以及时向学校心理中心寻求帮助。

七)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很多同学进入大学后,发现人外有人,觉得自己并不是那么优秀了,是一种自我评价偏低的表现。这种学习和能力位置的重新排序造成不适应和心理落差,也是由于新生对自己的定位不了解,对目标的设置不合理导致的,很多同学因此会变得得过且过甚至自暴自弃。同样的,相信有部分同学对现在的学校或者专业感到并不理想,或者这里不是自己理想中的大学的样子,校园没有想象中的美丽、教室不漂亮、宿舍楼很破、网速很慢、老师谈吐也缺乏睿智、风趣......就渐渐产生厌恶、郁郁寡欢的心理。

如何做?

不管是自身现实和理想的落差,还是客观环境上现实和理想的落差,每个人都要逐步接纳自我,摸清自己的定位,并且去了解环境、熟悉环境。现在每一个新生都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你能做的就是取长补短,向老师请教,吸取学长学姐的经验,继续努力,在新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价值。面对现在生活的校园,在黄昏或者清晨,带上相机,拍几张美丽的照片,也许你就能发现工院不一样的美的所在。

初入大学,大家很快就会发现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都没有了老师和家长的督促和监管,更多的是独立与自由。从这一刻开始,同学们需要自己整理房间,自己洗衣服,自己照顾自己的起居饮食,生病时也没有了爸爸妈妈的呵护,理财也成为了一个大问题。学习和生活,看起来都只能靠你自己了,没有了爸爸妈妈和中学老师那样的呵护和照顾。而这段大学路,需要一个人走,这意味着你需要学会承担与规划,承担自己的生活琐事独立生活,规划学习与未来,学会学习;意味着你需要做一个健全的,有独立人格的人,不因为别人的不接纳而贬低自己陷入自卑情绪,也不因为别人的喜欢而高估自己而自傲,要相信你一个人照样能够生活的精彩!